中国绿色时报9月11日报道(记者张兴国)殷玉珍,全国劳模、治沙标兵,一位52岁的农家妇女。她结婚32年,就治了32年沙,有艰辛与汗水,更有收获与满足。1985年,家住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的殷玉珍刚满20岁,经父母之命嫁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。刚嫁过来的殷玉珍瞬间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,周围一片沙海,渺无人烟,家里一贫如洗。
所谓的家,是一个半掩在黄沙里的地窖,地上铺的是柴草枯枝。风一来,全家人躲进地窖;风一停,全家人便轮流铲沙,几乎天天如此。
殷玉珍不想坐以待毙,宁肯种树累死,也不叫沙欺负死。治沙就要种树,但殷玉珍没有钱。1986年春天,殷玉珍用家中最值钱的一只三条腿的羊换回了600棵树苗,种在了房子周围。来年,600多棵树只活了10棵。
只要能活10棵,就说明有希望。看着仅存的树苗,殷玉珍没有放弃。
结婚第二年,殷玉珍说服丈夫白万祥和叔父挖出一条4000米长的水渠,但一场风沙过后,水渠被掩埋。当年冬天,殷玉珍带领全家人用葵花秆扎起一条4000米的水渠;第二年春天,殷玉珍和家人又挖出一条6750米的水渠,栽种了5000多株旱柳。结果,还是输给了风沙。失败教人变聪明。
栽树前,她先种上一带一带的沙蒿,将流沙基本固定,然后在沙蒿带中间栽植沙柳、杨柴等灌木。一株一株增加,一片一片延伸。新的方法让殷玉珍看到了新的希望。
此时最大的困难,还是没钱购买更多的树苗。家中的牲畜被卖光,夫妻俩就到外面打工,但他们打工不要工钱,只要树苗。没车拉树苗,夫妻俩就背着树苗走6公里回家。过度劳累让白万祥患了肺炎、气管炎,殷玉珍劝他在家休息,但白万祥不肯。
苦难的生活也有甜蜜的时刻。种树期间,殷玉珍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。
娃娃是我的命根根,树苗苗也是我的命根根。为了让娃娃将来不再像我一样受罪,咬着牙也得把树种下。就在孩子降生前两天,殷玉珍还在沙漠里背着上百斤的树苗。
长期超负荷劳动导致殷玉珍早产,孩子刚满8个月就出生了,但这条孱弱的小生命就像沙海里的树苗一样,顽强地活了下来。儿子出生还不满50天,殷玉珍又去种树了。不久,殷玉珍怀上了第二个孩子,跟之前一样,怀孕期间她还在种树。但这次没有那么幸运,在一次背树苗进沙漠的路上,她不慎摔倒,尚未出生的小生命不幸夭折。
先前乡里要求按户承包荒沙,每家每户发苗条让造林还没人干,这夫妇俩是怎么啦?村里人的不理解,没有影响殷玉珍。她只认准一个理儿:治沙造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业,不光利己,对社会对别人也是功德无量。
历经磨难,殷玉珍探索出新的造林方法杨树扦插造林,成活率超过80%,这为她省下不少费用。此时,殷玉珍想到要扩大治沙造林面积。
扩大造林规模,不是光有树苗就能实现。殷玉珍冒出了大胆的想法:在沙海中修路。4次修路,3次被沙埋,第四次改道重修,终于修通一条由柴草、枯枝和黄土铺垫而成的10公里简易路。
殷玉珍从此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。受过穷才知道没钱事难办。我就想着咋样能从沙漠里刨出钱,再把钱投到种树上来。殷玉珍说。
在国家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带动下,殷玉珍调整树种结构,大面积营造樟子松。近年来,她已建起樟子松育苗基地120亩,在沙漠栽植樟子松1万多亩。32年过去了,殷玉珍已植树造林6万多亩,昔日不毛之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。32年的坚守,殷玉珍硬是将穷沙窝变成了金沙窝。
现在,殷玉珍成立了内蒙古绿洲治沙造林有限公司,建起了玉珍生态园,还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生态餐厅、4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、5000平方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殷玉珍沙漠植绿的故事还在续写。
本文来源:9博体育app官网入口-www.bylida.com